高波:群众路线是种民主新形式

2014年09月16日07:30  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

  高  波

  现今的中国知识界,应当自觉担负起这样的重任:摆脱惟西方马首是瞻的思维定势,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建构中国知识。

  要完成这样的重任,首先要直面中国现实。不仅要直面人口多、资源相对贫乏、城乡差距大、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,还要直面诸如普通民众往往“以吏为师”,或是遇到纠纷时不打官司、更愿私下调解等特殊国民文化心理。由此在探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路径时,就不能盲从西方模式,而是要因时、因地制宜地探寻适合自身的做法和体制。

  其次要珍视中国经验。中国的发展成就本身即蕴含着成功的历史经验,破除以西方为准绳的思维定势,中国经验的特殊性及实效性即充分显现出来。民主是好东西,但民主绝非只有“西方式民主”。一人一票的西方竞选式民主看似人人平等,但却难免产生被利益裹挟、短视和虚假的民意。

  在中国实践中产生的“群众路线”,是民主的另一种体现形式。在深入群众、相信群众、依靠群众的过程中,“群众路线”完成民意的沟通及群众对行政的监督,避免了竞选式民主常常在发展中国家引发的社会动荡及族群对立。作为中国经验的“群众路线”,和人们熟知的“人民代表”制度与“政治协商”制度一样,为发展中国家探寻了一种新的民主形式。

  “党指挥枪”同样是中国实践中生成的珍贵历史经验。迷信西方模式万能的人,以为“军队国家化”是唯一正确且永恒不变标准的人,自然难以理解这一中国经验的独创性及历史合理性。事实上,“军队国家化”是政权形式的一种,“党指挥枪”亦是政权形式的一种,二者是否合理,要看在实践中是否有效。

  20世纪初期中国照搬西方“宪政”模式,以为这样就“民主”了,但事实却是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。“党指挥枪”,就是在克服这种历史乱象中摸索出来的中国经验。几十年来,“党指挥枪”的政权形式,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党的执政地位,也保障了国家发展道路的持续稳定。而在诸多发展中国家,照搬“军队国家化”的西方模式,得到的结果却是国家为将军们打工,所谓“民主”显得极其虚弱和虚幻,埃及和泰国,就是最近的示范。

  以中国实践建构中国知识,更需弘扬中国精神。逾百年来,中华民族在抵御外侮、追求独立富强的团结奋斗中,形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。面对各种明里暗里的封锁,中华民族由“自力更生”走向“自主创新”,由“中国制造”走向“中国创造”,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民族自新能力。尤需注意的是,中国持之以恒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实践,也为暂时处于低潮的国际社会主义实践,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具体经验。

  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建构中国知识,就是要把生成于中国实践中的经验、体制和理念,自主自信地升华为在学理上与西方知识并行、在实践中与西方模式竞争抗衡的价值体系及中国学说。这是中华民族在走向富强的历史实践中,探寻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发展道路和文明模式,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。▲(作者是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)

(编辑:SN090)

文章关键词: 群众路线 民主

分享到:
收藏  |  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
已收藏!

您可通过新浪首页(www.sina.com.cn)顶部 “我的收藏”,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。

知道了

0
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
  • 环球时报:春晚莫中断,谁任总导演望早公布
  • 环球时报:英国“命悬一线”,8%国民将定生杀
  • 新京报:叫卖“高玉伦T恤”透着低俗油滑
  • 今评媒:培训中心变“销金窟”顽疾何时休?
  • 环球时报:不走正步、叠被子,还像正规军吗